基于PaddleHub实现桃子分类

   日期:2023-09-03     浏览:3    

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,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中国的农业也因人工智能而受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。现今,看庄稼长势有卫星遥感技术,水果分拣有智能分拣系统,灌溉施肥有自动化机械……

具体以水果分拣场景为例,大型的水果种植园每到丰收的季节,都会雇佣大量的分拣工人来分拣水果,这是一件人力成本很高的事情。另外,人工分拣水平层次不一还可能使得农场主收益受到很大影响。然而,如今智能水果分拣系统的出现,可以自动根据设置的水果等农作物的品级进行分拣,降低人力成本,提高处理效率,提升分拣的准确性,那么问题来了。

如何搭建一套完整的智能水果分拣系统?巧了,PaddleHub正好可以帮你搞定完整的系统建立!

今天我们带大家利用PaddleHub搭建ResNet50_vd网络,实现桃子分类,让大家亲自感受图像分类的魅力。


本实践旨在通过桃子分类来让大家对图像分类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,同时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PaddleHub搭建一个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。


如果您觉得本案例对您有帮助,欢迎Star收藏一下,不易走丢哦~,链接指路:
https://github.com/PaddlePaddle/awesome-DeepLearning

1. 方案设计

本教程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。对于一幅输入的桃子图像,首先使用ResNet50_vd网络提取特征,获取特征表示;然后使用分类器获取属于每个桃子类别的概率值。在训练阶段,通过模型输出的概率值与样本的真实标签构建损失函数,从而进行模型训练;在推理阶段,选出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最终的输出。

2. 环境搭建与准备

安装PaddlePaddle: 参考快速安装,aistudio已经预先安装好了PaddlePaddle。

安装PaddleHub:为了保证最新版本稳定,建议执行以下命令安装。!pip install paddlehub==2.0.4 -i https://pypi.tuna.tsinghua.edu.cn/simple

3. 数据处理

在本教程提供的数据文件中,已经提供了分割好的训练集、验证集、测试集的索引和标注文件。如果用户利用PaddleHub迁移CV类任务使用自定义数据,则需要自行切分数据集,将数据集切分为训练集、验证集和测试集。需要三个文本文件来记录对应的图片路径和标签,此外还需要一个标签文件用于记录标签的名称。相关方法可参考自定义数据集。该桃子分拣系统按照桃子品相分为4个等级。

其中:

  • R0为最好:颜色鲜红且果实较大

  • B1为次优:果实较大,颜色较红

  • M2为中等:果实中等

  • S3为较差:果实个头比较小

数据分为训练集、验证集和测试集,训练集为每种桃子各1500张,验证集每种桃子各100张,测试集每种桃子为15张。

├─data: 数据目录	
  ├─train_list.txt:训练集数据列表	
  ├─test_list.txt:测试集数据列表	
  ├─validate_list.txt:验证集数据列表	
  ├─label_list.txt:标签列表	
  └─……	

训练集、验证集和测试集的数据列表文件的格式如下,列与列之间以空格键分隔。

图片1路径 图片1标签	
图片2路径 图片2标签	
...

label_list.txt的格式如下:

分类1名称	
分类2名称	
...

随后进行数据集的解压:!unzip -q -o ./data/data67225/peach.zip -d ./work准备好数据后即可使用PaddleHub完成数据读取器的构建,实现方法如下所示:构建数据读取Python类,并继承paddle.io.Dataset这个类完成数据读取器构建。在定义数据集时,需要预先定义好对数据集的预处理操作,并且设置好数据模式。在数据集定义中,需要重新定义__init____getitem____len__三个部分。示例如下:#coding:utf-8
import os

import paddle
import paddlehub as hub

class DemoDataset(paddle.io.Dataset):
def init(self, transforms, num_classes=4, mode=‘train’):
# 数据集存放位置
self.dataset_dir = “./work/peach-classification”  #dataset_dir为数据集实际路径,需要填写全路径
self.transforms = transforms
self.num_classes = num_classes
self.mode = mode

    if self.mode == 'train':
        self.file = 'train_list.txt'
    elif self.mode == 'test':
        self.file = 'test_list.txt'
    else:
        self.file = 'validate_list.txt'
    
    self.file = os.path.join(self.dataset_dir , self.file)
    self.data = []
    
    with open(self.file, 'r') as f:
        for line in f.readlines()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ine = line.strip(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f line != ''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self.data.append(line)
        
def __getitem__(self, idx):
    img_path, grt = self.data[idx].split(')
    img_path = os.path.join(self.dataset_dir, img_path)
    im = self.transforms(img_path)
    return im, int(grt)


def __len__(self):
    return len(self.data)将训练数据输入模型之前,我们通常还需要对原始数据做一些数据处理的工作,比如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处理,或增加一些数据增强策略。

构建图像分类模型的数据读取器,负责将桃子dataset的数据进行预处理,以特定格式组织并输入给模型进行训练。

如下数据处理策略,只做了三种操作:

1.指定输入图片的尺寸,并将所有样本数据统一处理成该尺寸。

2.对输入图像进行裁剪,并且保持图片中心点不变。

3.对所有输入图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。

对数据预处理及加载数据集的示例如下:import paddlehub.vision.transforms as T

transforms = T.Compose(
[T.Resize((256, 256)),
T.CenterCrop(224),
T.Normalize(mean=[0.485, 0.456, 0.406], std=[0.229, 0.224, 0.225])],
to_rgb=True)

peach_train = DemoDataset(transforms)
peach_validate =  DemoDataset(transforms, mode=‘val’)
peach_test =  DemoDataset(transforms, mode=‘test’)PaddleHub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预处理方式,具体可以参见预处理

4. 模型构建

我们要在PaddleHub中选择合适的预训练模型来Fine-tune,由于桃子分类是一个图像分类任务,这里采用Resnet50模型,并且是采用ImageNet数据集预训练过的版本。这个预训练模型是在图像任务中的一个“万金油”模型,Resnet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处理图像的网络结构,50层是一个精度和性能兼顾的选择,而ImageNet又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公开的最大的分类数据集。所以,在不清楚选择什么模型好的时候,可以优先以这个模型作为baseline。

使用PaddleHub加载ResNet50模型,十分简单,只需一行代码即可实现。关于更多预训练模型信息参见PaddleHub模型介绍#安装预训练模型
!hub install resnet50_vd_imagenet_ssld==1.1.0# 加载模型

import paddlehub as hub

model = hub.Module(name=‘resnet50_vd_imagenet_ssld’, label_list=[“R0”, “B1”, “M2”, “S3”])

5. 模型训练

本案例中,我们使用Adam优化器,2014年12月,Kingma和Lei Ba提出了Adam优化器。该优化器对梯度的均值,即一阶矩估计(First Moment Estimation)和梯度的未中心化的方差,即二阶矩估计(Second Moment Estimation)进行综合计算,获得更新步长。Adam优化器实现起来较为简单,且计算效率高,需要的内存更少,梯度的伸缩变换不会影响更新梯度的过程, 超参数的可解释性强,且通常超参数无需调整或仅需微调等优点。我们将学习率设置为0.001,训练10个epochs。from paddlehub.finetune.trainer import Trainer

import paddle

optimizer = paddle.optimizer.Adam(learning_rate=0.001, parameters=model.parameters())
trainer = Trainer(model, optimizer, checkpoint_dir=‘img_classification_ckpt’, use_gpu=True)
trainer.train(peach_train, epochs=10, batch_size=16, eval_dataset=peach_validate, save_interval=1)其中paddle.optimizer.Adam:

  • learning_rate: 全局学习率。默认为1e-3;

  • parameters: 待优化模型参数。

####运行配置

Trainer 主要控制Fine-tune的训练,包含以下可控制的参数:

  • model: 被优化模型;

  • optimizer: 优化器选择;

  • use_vdl: 是否使用vdl可视化训练过程;

  • checkpoint_dir: 保存模型参数的地址;

  • compare_metrics: 保存最优模型的衡量指标;

trainer.train 主要控制具体的训练过程,包含以下可控制的参数:

  • train_dataset: 训练时所用的数据集;

  • epochs: 训练轮数;

  • batch_size: 训练的批大小,如果使用GPU,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batch_size;

  • num_workers: works的数量,默认为0;

  • eval_dataset: 验证集;

  • log_interval: 打印日志的间隔, 单位为执行批训练的次数。

  • save_interval: 保存模型的间隔频次,单位为执行训练的轮数。

当Fine-tune完成后,我们使用模型来进行预测,实现如下:

6. 模型评估

这里我们使用测试集来评估训练完成的模型。# 模型评估
trainer.evaluate(peach_test, 16)

7. 模型推理

这里我们使用训练完成的模型来预测测试集中的一张图片,观察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是否一致。import paddle
import paddlehub as hub
from PIL import Image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
img_path = ‘./work/test.jpg’
img = Image.open(img_path)
plt.imshow(img)
plt.axis(‘off’)
plt.show()
result = model.predict([img_path])
print(“桃子的类别被预测为:{}”.format(result))以上为加载模型后实际预测结果(这里只测试了一张图片),返回的是预测的实际效果,可以看到我们传入待预测的是M2类别的桃子照片,经过Fine-tune之后的模型预测的效果也是M2,由此成功完成了桃子分类的迁移学习。

8. 模型部署

由于AIStudio不支持ip访问,以下代码仅做示例,如有需要,请在本地机器运行。

想用我们自己训练的分拣桃子的网络参数,先配置config.json文件:

{
  "modules_info": {
    "resnet50_vd_imagenet_ssld": {
      "init_args": {
          "version": "1.1.0",
          "label_list":["R0", "B1", "M2", "S3"],
          "load_checkpoint": "img_classification_ckpt/best_model/model.pdparams"
      },
      "predict_args": {
          "batch_size": 1
      }

    }
  },
  "port": 8866,
  "gpu": "0"
}

借助 PaddleHub,服务器端的部署也非常简单,直接用一条命令行在服务器启动resnet50分类模型就行了:

$ hub serving start --config config.json

是的,在服务器端这就完全没问题了。相比手动配置各种参数或者调用各种框架,PaddleHub 部署服务器实在是太好用了。

NOTE: 如使用GPU预测,则需要在启动服务之前,请设置CUDA_VISIBLE_DEVICES环境变量,否则不用设置。

在服务端发送请求,请求脚本如下:

import requestsimport jsonimport cv2import base64import numpy as npdef cv2_to_base64(image):
    data = cv2.imencode('.jpg', image)[1]    return base64.b64encode(data.tostring()).decode('utf8')def base64_to_cv2(b64str):
    data = base64.b64decode(b64str.encode('utf8'))
    data = np.fromstring(data, np.uint8)
    data = cv2.imdecode(data, cv2.IMREAD_COLOR)    return data# 发送HTTP请求org_im = cv2.imread('/PATH/TO/IMAGE')

data = {'images':[cv2_to_base64(org_im)], 'top_k':1}
headers = {"Content-type": "application/json"}
url = "http://127.0.0.1:8866/predict/resnet50_vd_imagenet_ssld"r = requests.post(url=url, headers=headers, data=json.dumps(data))
data =r.json()["results"]['data']

相信只要有一些 Python 基础,在本地预测、以及部署到服务器端都是没问题的,飞桨的 PaddleHub 已经帮我们做好了各种处理过程。# 资源

更多资源请参考:

本案例数据集来源于:https://aistudio.baidu.com/aistudio/datasetdetail/67225


 
 
更多>同类产业范例库

推荐产业范例库
点击排行

北京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服务平台

创新数据服务,积极推进数据拓展应用

关于我们

联系我们